陇东南民间文艺研究中心是2013年12月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依托文艺学省级重点学科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而成的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博士13人。2人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聘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2人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界人才,1人入选555人才,4人为二级教授,聘任校外兼职研究人员5人。目前已形成了以19名教师为学科骨干,老中青相结合、校内外相搭配的学术梯队。2009年以来主持和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7项,获得科研经费910万元,其中主持或完成《陇右地方文献与中国文学地图的重绘》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定期编辑出版《西北民间文艺研究》(陇东南卷)学术辑刊(现已出版3辑),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智慧美学论纲》《陇东南民间抒情学》《陇东南民间文艺与社会生活》等专著36部,在《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98篇,46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一、二、三等奖。
该中心由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界人才、天水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郭昭第教授为主任,瞄准民间文艺学科前沿,立足陇东南民间文艺,主动适应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需要,经过2008年以来文艺学校级重点学科和近年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长期学术积淀和充分论证,逐渐凝练形成了陇东南民间文艺学与智慧美学研究、陇东南民间文学与红色文化研究、陇东南民间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三个方向。经过学术梯队的共同努力,本中心依托文艺学省级重点学科和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单位,已初步建成为甘肃乃至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撑,为陇东南乃至甘肃省教育和文化产业管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高潜质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本中心以独特的研究领域和课题、新颖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丰厚的学术积淀和研究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现正着力建成陇东南民间文艺学学术信息资料中心、陇东南民间文艺数据库、陇东南民间审美文化博物馆、陇东南民间文化创意策划实验室,以及陇东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原创作品产业化基地,及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