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年份 |
获奖名称 |
获奖等级 |
类别 |
| 1 |
天水历史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
1998 |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植物学教法改革 |
1999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3 |
面向社会拓宽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
1999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4 |
拓宽、深化、融通——开设选修课增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实践 |
1999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5 |
天水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 |
1999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6 |
应用综合配套技术生产优质高档苹果 |
1999 |
优秀论文 |
第一名 |
其他类 |
| 7 |
天水果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
1999 |
优秀论文 |
第一名 |
其他类 |
| 8 |
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
1999 |
|
二等奖 |
其他类 |
| 9 |
王安忆小说论 |
2000 |
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 |
优秀奖 |
其他类 |
| 10 |
诗经通诂 |
2000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1 |
欠发达地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及效益研究 |
2000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2 |
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论述 |
2000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3 |
陇东南地区经济发展轴与天水小城镇建设 |
2000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 |
《<史记>八书与中国文化研究》 |
2000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 |
高原 |
2000 |
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第三届) |
一等奖 |
艺术类 |
| 16 |
苹果丰产增红素的研制 |
2000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
学术成果类 |
| 17 |
欠发达地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及效益研究 |
2000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8 |
诗经通诂 (专著) |
2000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9 |
二十世纪女作家述论 |
2000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
学术成果类 |
| 20 |
羊传染性脓包基因工程基础研究 |
2000 |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1 |
五万亩苹果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
2000 |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2 |
风 |
2000 |
首届中国人物画展览奖 |
一等奖 |
艺术类 |
| 23 |
向日葵 |
2000 |
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奖 |
铜 奖 |
艺术类 |
| 24 |
伏羲八卦图中的布尔代数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5 |
二十世纪女作家论述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6 |
秦州史地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7 |
论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现实性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8 |
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内容及其任务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9 |
普通教育学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30 |
“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形成及其特点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31 |
贾府教育散论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32 |
试论杜甫陇右思亲怀友诗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33 |
诗经通诂 |
2000 |
天水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34 |
天水市乡镇企业跨世纪发展的重点及其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000 |
天水市计委“十五”规划研究课题获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35 |
旅游经济——天水跨世纪的主导产业 |
2000 |
天水市计委“十五”规划研究课题获奖 |
一等奖 |
其他类 |
| 36 |
新型高强建材骨料的研制 |
2000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37 |
梨矮化砧木组培与快繁技术研究 |
2000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38 |
天水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其利用对策 |
2000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39 |
五万亩苹果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
2000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40 |
师专数学建模课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2001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41 |
欠发达地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及效益研究 |
2001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42 |
面向落后山区培养使用人才——创建高师农业技术课程体系的十年探索 |
2001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43 |
攻克“两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方法难点的研究与实践 |
2001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44 |
优化教学过程 强化能力培养 |
2001 |
国际优秀论文奖 |
国际级 |
其他类 |
| 45 |
天水果树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重要病害防治 |
2001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46 |
利用蜜蜂授粉提高果品质量 |
2001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47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001 |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优秀教材奖 |
铜奖 |
其他类 |
| 48 |
X. Y .Z理论模式与我国企业经营研究 |
2002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49 |
唐人之咏侠诗刍议 |
2002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0 |
教师素养新论 |
2002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1 |
试论白银外流与鸦片战争前的银贵钱贱问题 |
2002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2 |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 |
2002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3 |
量子规则运动的一般特征与混沌的量子表现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4 |
几种经济植物的实验分类研究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5 |
用天水地产洋芋渣制膳食纤维的开发与研究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6 |
唐人之任侠与咏侠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7 |
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系列研究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8 |
教师素养新论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59 |
现代体育教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新探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60 |
赢秦故园——天水秦文化寻踪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61 |
关于生存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62 |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63 |
对我国竞技健美操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
2002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64 |
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 |
2002 |
甘肃省五个一工程 |
|
学术成果类 |
| 65 |
从天水文物看伏羲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
2002 |
甘肃省五个一工程 |
|
学术成果类 |
| 66 |
阳光 |
2002 |
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 |
铜奖 |
艺术类 |
| 67 |
天水市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
2002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68 |
天水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
2002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69 |
文学创作论 |
2003 |
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第四届)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70 |
作品 |
2003 |
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第四届) |
二等奖 |
艺术类 |
| 71 |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教育“六三方案”的实施与理论探讨 |
2003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教学成果奖 |
| 72 |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体系的重组与构建 |
2003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73 |
学导式教学法在体育教育专业球类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应用研究 |
2003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74 |
师专化学教育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
2003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75 |
康巴汉子 |
2003 |
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 |
铜奖 |
艺术类 |
| 76 |
天水特色体育旅游开发创新计划研究(项目) |
2003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77 |
天水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2003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78 |
用天水地产洋芋渣制膳食纤维的开发与研究 |
2003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79 |
天水软科学十五年成果回顾与评价 |
2003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80 |
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
2003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81 |
天水市建设“三阳新区”的可行性论证及三阳区域发展研究 |
2003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82 |
天水市适宜花卉品种规划产业研究 |
2003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83 |
天水市籍河城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
2003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84 |
夏日 |
2003 |
中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 |
三等奖 |
艺术类 |
| 85 |
中国西部经济文化探索丛书编委会 |
2004 |
《创新、实践、发展优秀论文集》优秀论文 |
特等奖 |
其他类 |
| 86 |
作品 |
2004 |
第二届全国人物作品展 |
优秀奖 |
艺术类 |
| 87 |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 |
2004 |
|
优秀奖 |
艺术类 |
| 88 |
对地、县、乡三级政权的建设思考 |
2004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89 |
审美形态学 |
2004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0 |
溶液体系中金属元素化学形态研究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1 |
过度金属和稀土配合物的抗肿瘤抗菌活性和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2 |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3 |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4 |
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5 |
壳子棍研究、天水武术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6 |
天水方言音系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7 |
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奖惩问题研究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8 |
天水软科学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99 |
校园情景中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04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00 |
带肩的头像 |
2004 |
甘肃省黄河文学奖(首届) |
三等奖 |
艺术类 |
| 101 |
体育教师角色发展研究 |
2004 |
教育研究成果奖 |
一等奖 |
其他类 |
| 102 |
鲁艺杯全国艺术院校教师美术作品展 |
2004 |
|
优秀奖 |
艺术类 |
| 103 |
鲁艺杯全国艺术院校教师美术作品展 |
2004 |
|
优秀奖 |
艺术类 |
| 104 |
天水市第二十个教师节书画展 |
2004 |
|
三等奖 |
艺术类 |
| 105 |
天水市旅游景区景点译介传播研究 |
2004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06 |
天水姓氏与旅游经济开发研究 |
2004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07 |
甘谷建市研究 |
2004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08 |
天水旅游景区景点译介传播研究 |
2004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09 |
天水市首届“金龙杯”书画展 |
2004 |
天水市首届“金龙杯”书画展 |
一等奖 |
艺术类 |
| 110 |
鲁艺杯全国艺术院校教师美术作品展 |
2004 |
艺术杯全国艺术院校教师美术作品展 |
三等奖 |
艺术类 |
| 111 |
甘肃省第五届"挑战杯" |
2004 |
优秀指导教师奖 |
|
竞技类 |
| 112 |
甘肃省第五届"挑战杯" |
2004 |
优秀指导教师奖 |
|
竞技类 |
| 113 |
甘肃省第五届"挑战杯" |
2004 |
优秀指导教师奖 |
|
竞技类 |
| 114 |
摸拟电子技术课件 |
2004 |
|
二等奖 |
竞技类 |
| 115 |
招贴设计 |
2004 |
|
二等奖 |
艺术类 |
| 116 |
特色文化建设与数字图书馆 |
2004 |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17 |
甘肃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蹊 |
2004 |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18 |
体育教师角色发展研究 |
2004 |
|
一等奖 |
其他类 |
| 119 |
高校“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的探索与研究 |
2004 |
|
|
其他类 |
| 120 |
试论图书馆的公益性与读者权利的保障 |
2005 |
“以人为本、服务创新”学术研讨会 |
|
其他类 |
| 121 |
地域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 |
2005 |
“中华民族精神大家谈”征文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22 |
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 |
2005 |
第六次优秀高教科研专著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23 |
向日印象 |
2005 |
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美术特展 |
三等奖 |
艺术类 |
| 124 |
高等师范学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05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教学成果奖 |
| 125 |
天水旋鼓 |
2005 |
甘肃省黄河文学奖 |
二等奖 |
艺术类 |
| 126 |
天水市农村扶贫开发与发展研究 |
2005 |
天水市“五个一工程”奖 |
|
学术成果类 |
| 127 |
文学创作论 |
2005 |
天水市“五个一工程”奖 |
|
学术成果类 |
| 128 |
论宽容与抗衡——生存智慧说之三 |
2005 |
天水市“五个一工程”奖 |
|
学术成果类 |
| 129 |
大学生艺术教育与审美精神的培养 |
2005 |
优秀论文 |
银奖 |
其他类 |
| 130 |
论素质教育与体育师资的培养 |
2005 |
中国教育学会第18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31 |
核磁共振成像剂的研究 |
2006 |
甘肃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32 |
陇右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之奇葩 |
2006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33 |
中国发展之魂 |
2006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34 |
人的生存质量说 |
2006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35 |
运动训练学基础 |
2006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36 |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
2006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37 |
天水方言 |
2006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38 |
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 |
2006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39 |
非线性差分方程动力系统的若干问题研究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0 |
液态体系中金属元素化学形态研究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1 |
新理论新方法在现代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2 |
陆生蓝藻地木耳提取物对花卉的生物促长作用及相关研究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3 |
跋涉者——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与实践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4 |
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5 |
伏羲文化概论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6 |
高校健美操教学、比赛及规则变化研究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7 |
运动训练学基础与坐式排球实践研究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8 |
生存之思——当代社会生存问题的哲学研究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49 |
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研究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0 |
知识经济视野下高等教育创新对策的研究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1 |
陇右文化概论 |
2006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2 |
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3 |
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4 |
新形势下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系列研究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5 |
陇右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之奇葩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6 |
杜甫陇右诗综合研究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7 |
甘肃省下岗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对再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8 |
中美建交前台海问题研究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59 |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研究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60 |
伏羲文化概论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61 |
我国男子远度跳跃运动员专项素质评价模型与标准研究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62 |
审美精神与欣赏向度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63 |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64 |
生存哲学之“人的生存质量”系列研究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65 |
唐代的任侠风气与文学创作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66 |
清代 清朝前期铜钱制度研究 |
2006 |
天水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67 |
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 |
2006 |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68 |
陇右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
2007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教学成果奖 |
| 169 |
审美形态学 |
2007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170 |
天水市花坛花卉新品种引进栽培试验示范 |
2007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71 |
天水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实务研究 |
2007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72 |
网络学习环境下课题研究模式的构建 |
2007 |
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73 |
不同强度运动和宽筋散联合作用对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奖 |
二等奖 |
其他类 |
| 174 |
对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中人际关系的现状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75 |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成绩评价的调查结果与评价体系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76 |
高水平短跑运动员200m跑全程技术特征比较分析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77 |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奖 |
一等奖 |
其他类 |
| 178 |
对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中人际关系的现状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二等奖 |
其他类 |
| 179 |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成绩评价的调查结果与评价体系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二等奖 |
其他类 |
| 180 |
高水平短跑运动员200m跑全程技术特征比较分析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二等奖 |
其他类 |
| 181 |
国外腰痛体疗术的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二等奖 |
其他类 |
| 182 |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83 |
探源中国短兵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84 |
中国短兵的文化价值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85 |
网球正、反手切削球“拍臂角” 讨论及其教学辅助控制装置设计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86 |
对甘肃省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87 |
西北地区高等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88 |
新时期学校体育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初步探讨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89 |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综述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90 |
对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物质环境现状的研究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三等奖 |
其他类 |
| 191 |
不同强度运动和宽筋散联合作用对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
2008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省级奖 |
一等奖 |
其他类 |
| 192 |
唐代侠风与文学 |
2008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93 |
乡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研究 |
2008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94 |
文学元素学:文学理论的超学科视域 |
2008 |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95 |
过渡金属与小分子自旋禁阻反应及光激发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96 |
壳聚糖的分离、抑菌性能及抑菌机理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97 |
重离子碰撞的同位旋效应与同位旋相关的核物质状态方程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98 |
基于第三代人工神经网络及相关理论图像信息处理系统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199 |
几类非线性方程解的性质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0 |
天水古民居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1 |
西部少数民族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2 |
文学元素学:文学理论的超学科视域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3 |
现代设计与工艺美术中的审美与文化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4 |
常书鸿艺术思想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二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5 |
唐代侠风与文学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6 |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7 |
陇右历史文化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8 |
体育在构建西部和谐社会中的文化价值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09 |
甘肃农村学校体育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10 |
县乡镇两级地方政权机构改革和制度创新研究 |
2008 |
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11 |
天水市温棚蔬菜西红柿黄瓜适宜品种筛选试验研究与示范 |
2008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12 |
天水现代物流业发展实务研究 |
2008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13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成人成才教育新论 |
2009 |
“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论坛 |
二等奖 |
其他类 |
| 214 |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写作研究 |
2009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215 |
会计学发展新理论、新趋势及其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09 |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厅级奖 |
教学成果奖 |
| 216 |
地方习用药材红茂草提取物与规范化种植研究 |
2009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学术成果类 |
| 217 |
新型苹果果形剂-果美丰的研制 |
2009 |
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学术成果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