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及有关部门: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2025年度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公告》(甘文旅厅办字〔2025〕65号),为做好我校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通知全文予以转发,并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别
2026年度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委托项目四个类别。
二、项目要求
(一)选题名称:应紧扣甘肃文化和旅游发展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和应用价值,避免空泛化表述,般不加副标题,字数不超过40字(含标点)
(二)研究期限:重点项目、科技创新应用项目研究期限为1-2年;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研究期限为1年;委托项目研究期限根据任务需求另行约定,最长不超过2年。
(三)项目经费:重点项目资助5-10万元;一般项目资助3-5万元;青年项目资助1-2万元;委托项目经费按合同约定执行(可自筹或部分资助)。经费一次性拨付至项目承担单位账户。
(四)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正文字数:重点项目需形成专著(10万字以上)或研究报告(5万字以上),并至少在核心期刊表论文1篇;一般项目需形成研究报告(3万字以上)或省级及以上公开出版期刊(指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论文1篇;青年项目需形成研究报告(1.5万字以上);所有研究报告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30%(需提供知网查重报告)。
三 、申报资格
(一)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二)项目负责人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三)重点项目的申请人应具有正高级(或相当于正高级)专业职称,一般项目的申请人应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及以上专业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青年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截至2025年8月16日,即1985年8月16日后出生,含1985年8月16日出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潜力和研究能力。
(四)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本项目1项,且不能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本年度其他省级文旅科研项目的申报。
(五)项目承把单位应为甘肃省域内登记注册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应具有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及条件、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
(六)申报项目不得与已立项的其他省级项目研究内容重复;有不良诚信记录的单位或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七)申请自筹经费项目,须有出资单位的经费资助证明(资助证明需明确资助金额、用途及有效期,并加盖出资单位公章)。
(八)正在进行市厅级、省部级的项目未完成者(包含延期未结项、中止项目)不得申报。
(九)申请人需提供近2年研究项目结项证书复印件或主管部门出具的结项证明复印件,附在申报材料中。
(十)由多个单位合作申报的项目,项目牵头单位要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资金分配、知识产权归属、法律责任等。由多人参加的研究项目,必须明确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即为本项目的唯一申报负责人。
四、材料报送
1.纸质版材料: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汇总表》1份、《申请书》《活页》各一式1份。《申请书》《活页》逐一对应,并按汇总表顺序排列。
2.电子版材料:以“单位+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材料”命名建立一级文件夹,内含以“单位名称”命名的《汇总表》1份和以“申请人姓名”命名建立的二级文件夹若干个;二级文件夹内含以“申请人姓名”命名的《申请书》和以“申请人姓名+活页”命名的《活页》各1份。
3.材料格式及报送要求:《申请书》《活页》须通过计算机填写,统一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页码标注在页面底部居中位置。电子版申报材料(表格除外)一律使用WORD格式,表格使用EXCEL格式,文件命名需与纸质版材料保持一致,由各申报单位压缩为ZIP格式后,压缩文件命名为“单位名称+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材料.ZIP”,在纸质版材料送达前一次性发送至指定邮箱。
五、截止日期
我校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10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联 系 人:王红明,刘世锋
联系电话:0938-8366657
电子邮箱:tssykyc2012@126.com
附件:
1.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科技创新类)
2.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艺术类)
3.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创新类)选题指南
4.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艺术类)选题指南
5.2025年度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公告
科研管理处
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