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科研动态

部门首页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快讯 >> 正文

我校获2项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资助

2017年06月29日 11:15    科研管理处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结果已在网上公布,我校共有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为历史文化学院晏波老师申报的《近代陇东民族格局演变与行政区划调整研究》,西部项目1项,为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霍志军老师申报的《丝绸之路甘肃段考古发现与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项,分别是教师教育学院李艳红老师申报的《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基于走教模式下的教师考察》和徐富平老师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丝绸之路甘肃段民间乐舞文化研究》,青年项目1项,为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陈芳芳老师申报的《白马藏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与社区发展研究》。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介

1、《近代陇东民族格局演变与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主持人简介:

晏波(1980-),男,汉族,博士,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项,校列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林》、《文物世界》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合著、参编著作3部。获甘肃省委省政府三等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及学校科研、教学各等次奖励6项。

项目简介:

本项目关注近代百年间陇东回汉民族格局变化与行政区划变迁问题。梳理近代陇东地区在同治前后回汉聚落、人口数量变化,论述清末至民国建立之后时局、民族政策、陕甘宁边区民族政策实践,及 20世纪30-40年代西海固回民事变引起的陇东回汉人口、聚落及宗教信仰变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复原民族格局变化过程引起的行政区划调整,注重地域内回族聚居区、回汉杂居区等多种地理空间的区划问题,分析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差异等特殊因素与政区变动的相互关系,关注陇东地区出现的各种层级、类型多样的边界划分模式,从行政调整中体现的国家与地方博弈去探究民族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深入研究该区近代的政治地理过程,对探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演变,完善当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重要借鉴意义,对我国构建“一带一路”中维护西北民族地方社会秩序稳定有所裨益。

2、《丝绸之路甘肃段考古发现与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

主持人简介:

霍志军(1969-),男,甘肃天水人,文学博士,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评审专家、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及中国韵文学会、辽金史研究会等多个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唐代文学、陇右地方文献方面的研究。主持2005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211工程”子项目1项,参加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全唐文》点校”工程,点校《全唐文》50万字。在《文艺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唐史论丛》、《光明日报》、《明清小说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转载2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4篇。出版专著《官吏良鉴》、《法曹圭臬》、《陇右文学概论》(合著)、《盛唐士人求仕活动与文学》、《唐代御史制度与文人》、《陇东南民间文艺与社会生活》等6部,在台湾地区出版《唐代御史与文学》(上、下卷),《唐御史台职官编年汇考》(初盛唐、中唐、晚唐卷)等5部。《盛唐士人求仕活动与文学》获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陇右文学概论》获天水市社科成果三等奖,《唐代御史制度与文人》获甘肃省高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

项目简介:

本项目将重点考察丝绸之路甘肃段异常丰富的考古发现与古代文学之关系,加强文史结合、文图互证,力图揭示丝绸之路民族文化交流对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学的重大作用;还原特定时段的文学发展原生状态;揭示那些深埋于地下的文学现象。本项目的创新之处是:1、考古发现证明,甘肃地区是中国文学曙光升起的地区之一。2、甘肃地区考古发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地理空间。3、文化遗址与古代文学的相互印证。4、甘肃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石刻资料,一方面为作家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另一方面,一些散佚作品的发现,也为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载体。5、丝路考古发现的民族双语石刻提供了中原文学所未见的审美形式。

6、甘肃出土简牍的文化、文学价值。7、甘肃地区考古发现的乐器、舞蹈陶俑等与古代艺术史研究新视野。8、文学图志学研究:深化对古代文学的认识。本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在我国目前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之际,可以为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1、徐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丝绸之路甘肃段民间乐舞文化研究》

主持人简介

徐富平,男,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艺术学硕士,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天水市舞蹈家协会秘书长。从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乐理基础》《合唱与指挥》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研究方向主要涉及为民族民间音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发表等CSSCI发表1篇,教育部高校科研论文三等奖1篇等共计16篇学术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天水羊皮鼓乐舞文化研究》荣获西北师大音乐学院优秀硕士论文。《天水羊皮鼓舞及传神仪式研究》入编中国西北传统音乐论丛《西北传统音乐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以第一作者担任主编出版合著《合唱与指挥艺术理论及其技巧研究》(新华出版社)。2011年,组建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师生合唱团,指挥合唱《天水,你好》、《在灿烂阳光下》在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均获二等奖。

项目简介:

该项目以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民族民间舞蹈及文化为总目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民族民间舞蹈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辅之以理论研究。以当代音乐人类学和舞蹈生态学为学科视阈,将民族民间舞蹈置于当地的人文生态环境之中,进行真实而系统的现存形态综述。对这些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对其现时性的地域播布、风格特点以及发展状况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阐述,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而为今后研究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乐舞文化奠定基础。

2、《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基于走教模式下的教师考察》

主持人简介

李艳红,女,博士,教授,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心理学会理事,入选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天水师范学院“青蓝人才”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负责人,甘肃省“小学教学论”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教育心理学》负责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甘肃省高校乡村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天水市政府督学。

主要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作为总主编出版教材三部。主持完成多项教育部、甘肃省社科规划、甘肃省教育厅及天水市科技局等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甘肃省社科奖、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天水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曾获甘肃省园丁奖、天水市园丁奖。

项目简介

教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可能是人妻、人母,人夫、人父,或人子女,衣住行、食色性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学区的小学教师走教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本课题以此为个案,选取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性别的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深入了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透视其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剖析影响其专业成长的因素,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关系。  

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将教师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抽拔出来而加以概念化、理论化,从而造成了教育理论与生活实践的隔离。本研究拟采用生活史方法,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研究放回到鲜活的现实生活中,使之重新进入实践的土壤,在教育的生活世界中领悟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使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生命力。本研究期望通过生活史研究,能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探讨教师,教师能重新审视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反思自己专业发展的历程、教育教学观念、实践性知识等,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农村教师问题,积极引导教师与社会转型相适应,并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本课题还拟形成关于教师流动的咨询报告,为政府决策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的依据。

3《白马藏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与社区发展研究》

微信图片_副本主持人简介:

陈芳芳,女,汉族,1986年生于甘肃省礼县。200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于201512月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文化、民间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等。主持并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2011年—2015年),参与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项目《西北少数民族乡村社区发展研究》,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传统社会组织与社区和谐——洮河流域藏族传统社会组织沙尼与社区整合的实证研究》,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需求、项目与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扶贫开发项目社会效益的调查与研究》,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项目《河湟地区土族传统社会组织青苗会与乡村社区建设研究》,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创新社会管理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等多项课题,在《民俗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项目简介

该项目以甘肃、四川两省的白马藏族聚居社区为调查点,以旅游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质性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方法,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路径呈现白马藏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分析这一背景下民族社区的发展变化与社区运行机制,进而探索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外源动力转换机制。

上一条:天水师范学院获批9项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下一条:我校喜获10项2017年度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立项

关闭

版权所有@天水师范学院科研管理处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邮编:741001

管理员信箱:tssykyc2012@126.com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